在国内,为什么大多数程序员不愿意编写单元测试?

10,746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139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单元测试,作为软件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优点不言而喻:提升代码质量、加速 bug 定位、降低修复成本、延长项目生命周期等等。

然而,与这些显而易见的优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国内大多数公司,单元测试的落地情况却并不理想,这是什么呢?

一、单元测试的优势

1. 提升代码质量,增强交付信心

单元测试为开发人员提供即时反馈机制,帮助他们在代码编写阶段及时发现并修复问题,从而提高代码的健壮性和可靠性。

虽然单元测试不能完全替代系统测试和验收测试,但它无疑为构建高质量软件奠定了坚实基础。

2. 快速定位 bug,提高调试效率

单元测试的测试范围小、逻辑简单,一旦发现错误,能够迅速锁定问题代码,避免在复杂的系统代码中迷失方向,从而显著提高调试效率。

3. 降低 bug 修复成本,节省开发时间

软件开发领域有一条著名的“10 倍法则”:越晚发现 bug,修复成本越高。

单元测试帮助开发人员在编码阶段就解决大部分问题,避免 bug 遗留到后期,从而节省宝贵的开发时间和成本。

11

4. 延长项目生命周期,降低维护难度

良好的单元测试覆盖率可以有效约束代码风格,提高代码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即使面对人员变动和需求变更,也能保证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行。

我们已经知道了单元测试是多么重要的。为什么程序员仍然不编写单元测试呢?为什么程序员总是有理由拒绝编写单元测试呢?

二、为什么不写单元测试

1. 应用软件开发模式与单元测试的适配性问题

国内软件行业以应用软件开发为主,这类软件的特点是需求变化快、迭代周期短,而单元测试更适用于需求稳定、系统复杂的服务器端开发或算法开发。

频繁的需求变更会导致单元测试代码需要不断修改,甚至推倒重来,反而增加了开发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开发效率。

2. 快速迭代的开发模式与单元测试的成本博弈

在国内互联网行业,“唯快不破”的理念深入人心,快速迭代、快速试错成为主流开发模式。

相较于投入大量时间和人力进行单元测试,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快速开发、快速上线,通过功能测试和用户反馈来验证产品,即使代码质量有所牺牲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3. 单元测试对开发人员的技术要求与人力成本的制约

编写有效的单元测试需要开发人员具备扎实的编程基础和测试思维,这无疑提高了对开发人员的要求。

然而,在国内快速迭代的开发模式下,企业很难负担高水平开发人员的成本,也难以提供充足的时间和资源进行单元测试培训。

4. 单元测试与测试人员技能要求的错位

将单元测试完全交给测试人员执行并不现实,因为这需要测试人员具备与开发人员相当甚至更高的代码理解能力。

而目前国内软件测试行业更注重黑盒测试,即从用户角度进行功能验证,对白盒测试 的需求相对较少,这也导致了白盒测试岗位需求的减少。

5. 国内外软件开发环境和理念的差异

与国内追求快速迭代的应用软件开发不同,国外很多公司专注于系统级软件开发,这类软件需求稳定、对可靠性要求极高,因此更重视代码质量和单元测试。

例如,Google 公司推崇“测试驱动开发”的理念,研发测试比例高达 10:1,这与其对软件质量的极致追求密不可分。

这么看来,国内公司单元测试难以落地也不全是程序员的“锅”,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应用软件快速迭代、需求频繁变化的背景下,单元测试的投入产出比需要被重新评估。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单元测试毫无价值,对于追求高质量、高可靠性的系统级软件开发来说,单元测试依然是不可或缺的保障。

原文地址: 在国内,为什么大多数程序员不愿意编写单元测试?

    正文完
     0
    Yojack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由 Yojack 于2024-09-19发表,共计1399字。
    转载说明:
    1 本网站名称:优杰开发笔记
    2 本站永久网址:https://yojack.cn
    3 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
    4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 本站所有内容均可转载及分享, 但请注明出处
    6 我们始终尊重原创作者的版权,所有文章在发布时,均尽可能注明出处与作者。
    7 站长邮箱:laylwenl@gmail.com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