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38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日《绝区零》开服,开服瞬间 UID 秒增 50 万,可见其热度之高。
《绝区零》是由米哈游 开发的一款全新都市动作冒险游戏,其制作人李振宇接受 Eurogamer 采访时表示,该作在编程上使用了 AI 生成的内容。
具体来说,《绝区零》在编程阶段应用的 AI 技术主要是为了简化开发流程,使整个团队能够更加高效地工作。
AI 在这里起到了自动化处理一些编程任务的作用,减轻了开发人员的负担。而在配音方面,李振宇明确表示他们并未使用 AI。
其实早在去年,米哈游就透露他们会使用 AI 来改善游戏中角色的面部外观和行为模式,并表示他们的团队“非常关注 AI,尤其是它对游戏行业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根据《2023 年中国 AI+游戏行业研究报告》来看看 AI 技术在游戏领域的应用情况。
一、发展环境
技术端:大模型时代,AI 在游戏行业加速落地
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其在游戏行业的应用,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自 2017 年谷歌推出 Transformer 模型后,AI 的智能化水平通过预训练模型如 GPT 和 T5 等得到显著提升。训练方法主要分为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但随着数据需求的增长,人工标注成本上升,使得半监督学习和无监督学习因其低成本优势而日益流行。
经过微调的 AI 大模型能够掌握特定行业的专业知识,不仅发挥了 AI 模型的潜力,还减少了数据需求、训练时间和落地成本。
自然语言大模型的成熟,更是加速了其在游戏领域的商业化应用。例如,Stable Diffusion 能够快速创建游戏场景、道具和武器等资产;而 Ghostwriter 则辅助设计游戏剧情和对话内容。
需求端:AI 全方面赋能游戏制作流程,实现行业降本增效
在游戏开发过程中,AI 的应用全方面赋能了游戏制作流程,实现了行业的降本增效。
大型游戏的开发涉及 3D 动画、特效、音频、美术和文字等多个细分领域,通常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且开发周期长,流程复杂。
AI 技术的应用,优化了从策划到剧情、音频、图像、动画制作再到宣发的全流程,提高了开发人员的创造效率,缩短了研发周期,降低了游戏研发成本。
二、发展现状
应用场景:从剧本到主程序,AI 应用场景丰富
AI 模型可以作为代码生成工具,根据自然语言指令生成代码程序,从而解放研发人员,让他们能够专注于更具创造性的工作。
此外,AI 还能制作虚拟玩家,提供 NPC 的动态互动,以及辅助设计游戏中的剧情和对话,进一步提高 NPC 真实性、合理性,提高其多轮对话能力,弱化其和真人玩家的边界感,提升玩家的游戏体验。
在美术设计方面,AI 辅助绘画技术已经在角色、场景、装饰设计等方面得到应用,帮助设计人员快速完成创作,提升效率。
应用效果:内容生产效率提升,拓宽游戏行业规模
AI 技术正在改变游戏制作的面貌,通过提高图像、音频、文本和视觉设计的生产效率,它不仅缩短了游戏的开发周期,还使得创意的实现变得更加容易。
以《微软模拟飞行 2020》为例,该游戏通过与 Blackshark.ai 的合作,利用 AI 和云计算技术,将 2D 卫星图像转化为全球范围内的 15 亿座 3D 建筑物,实现了实时数据交互,突破了传统制作的限制。
AI 技术的应用不仅推动了全新游戏品类的诞生,还促进了个性化游戏的发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游戏的情节、任务和地图可以根据玩家的情况进行动态生成,提供更自由、更个性化的游戏体验。
原文地址: 《绝区零》开服爆火!米哈游拥抱 AI 编程,游戏开发进入智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