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326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9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界面新闻记者 |
界面新闻编辑 | 宋佳楠
被消费电子行业视为全新品类的学练机市场渐成规模。
过去一年多以来,学练机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年销量百万级别的发展过程,市场玩家也愈发多了起来。
去年五月,猿辅导推出行业内首款小猿学练机,随后,学而思、作业帮相继入场,先后推出不同配置的学练机产品。如今,猿辅导再次加码,于日前推出新品——小猿学练机彩墨版,首次将用户群体拓展至学龄前儿童。
此次新品强调两项内容,一是彩色墨水屏,二是新增启蒙教育资源。小猿学练机市场负责人张兰璞认为,纯黑白设备难吸引 低龄孩子 注意力,相比之下,彩色墨水屏有更丰富色彩显示,也能最大程度减少对眼睛的伤害。
早在前两年,彩色墨水屏技术已相对成熟,不过主要聚焦在阅读器应用上,属于纯阅读体验,尚未落地在教育尤其是启蒙场景中。
已量产的彩色墨水屏分为两大类——Gallery 屏和 Kaleido 屏。前者原理是把黑白离子替换成彩色离子,显像画质更好,弊端是彩色离子运动跑不快,导致刷新速度慢,残影明显,更多用在静态广告画面上。
后者是在黑白离子基础上增加 RGB 层,是双结构模式,刷新速度稍快些,不过色彩显示没 Gallery 屏好看。取舍后,小猿学练机团队选择在 Kaleido 屏基础上,通过算法突破,进一步提升色彩饱和度、消除残留以及抖动。
不过 Kaleido 屏对生产有制约,工艺相对更复杂,良品率低,成本比别的屏贵一倍。
张兰璞称,过去 大半年甚至 八个月 时间 都在攻克 墨水屏显色等技术 问题。“一开始产品表现不好,作为 一个一年级 孩子 的妈妈 , 我自己接受不了 。”在她看来, 至少要满足小朋友看绘本时,色彩显示和实际绘本 的体感上不要有明显差异。
由于墨水平板采用离子物理运动的方式,刷新速度没那么快。LCD 屏幕的刷新率 已经 达到 60Hz 及以上,而大部分墨水屏还在每秒 12 帧左右。
为了提升刷新速率,团队做了全场景的高刷算法矫正,比如画面切换且没大面积变化时,做局部刷新;在不同功能场景下,比如做练习、看绘本、按提交按钮等,切换不同的刷新模式,有的以速度优先,有的以色彩优先,做各种匹配,以保证在不同场景下使用体感一致。
但在技术之外,内容才是教育企业做硬件的核心。
张兰璞对界面新闻表示,学龄前儿童有强启蒙学习需求,市面上还没有一款软硬件智能产品,能够同时为孩子提供科学化和系统化的启蒙教育,同时不带来用眼负担。大多数的启蒙产品多是以听力为主,比如故事机、听力机等,场景略单一。
为此,小猿学练机黑白版的基础上,为彩墨版新增学龄前教育资源,搭载基于斑马的分龄启蒙体系,有从识字、阅读、语言学习到思维启蒙等分龄启蒙解决方案,同时引入牛津树、迪士尼、红火箭等分级绘本读物。张兰璞提到,IP 绘本的引入是一项大成本投入,且需要长期持续,还要跟彩墨屏重新适配。
虽然小猿学练机彩墨版针对低幼阶段研发,不过,通过切换到学龄界面,小初高的孩子也可以使用,整体面向 3 -18 岁群体。
当被问及“以 练促学 ” 是否与学龄前启蒙理念相悖 ?张兰璞称,团队 基于学龄前启蒙特点重构了一套学前启蒙体系,“3 – 6 岁儿童正处于前运算阶段,互动式学习是这个阶段启蒙最关键一环。”
大模型 的应用 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 ,要考虑如何启发孩子思考、让 其主动提问、提高创造力等功能设计方面的问题。
比如,学龄前小朋友主动输入能力弱,语音场景更多,团队 基于此对大模型做了很多校准。大模型加入后有了语义理解能力,对于主观性回答,能依据小朋友年龄、能力等校准参数,判断其表达是否准确生动等,不像以前单靠图像识别、标注大量场景,工作量大且低效。
但目前 大模型只能解决部分题型问题 。 张兰璞称,已上线的大多是有需求的基础功能,比如 AI 问答、基于特定场景的对话, 团队 会把场景缩窄,如绘本场景、K12 图书对话场景 , 涉及小说等时会基于书本做赏析等,不超范畴 , 还有基于阅读的作文批改、部分主观题批改等功能。
“虽然 大模型对教育有助推作用,但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张兰璞表示,要 在确保 准确 的基础上去 应用 大模型。
这样一款将大模型内嵌其中的产品并不便宜,首发价格 4899 元,高成本主要集中在屏幕和内容资源上。
这与墨水屏行业发展现状有关。行业 此前规模并不大 ,源头供应商竞争不充分,存在溢价情况。 随着更多玩家入局参与研发,供应成本有望 下降。
张兰璞称,希望通过扩大使用场景来打开市场,以规模化来降低产品成本。她 对未来盈利预期乐观,目标是明年打正盈利,不再亏钱。
小猿学练机最早靠抖音短视频等在线渠道崛起,如今也开始发力线下。
据张兰璞透露,当时很多代理商想卖产品,但不确定能否卖动,她的任务 是,在 三个月内验证盈利模式 以及 盈利点情况。
在 跑遍北京 商场找门店资源 后,她 提出首 家线下店 考虑开在合生汇 。 商场要求一年 起租 ,而原本计划只验证三个月。考虑到装修成本等因素, 团队 权衡后觉得一年 的试错成本在可接受范围,于是开始 尝试 。 跟所有卖电子产品的门店不同的是,小猿学练机只卖这一款产品,没想到 “ 线下门店第一个月数据就打正了”。
如今,其 在全国有一两百家门店,直营占比大 ,明年线下开店目标更会激进。在张兰璞看来,线下渠道是一个很好的触点, 能与 用户建立信任,很多人都是通过线下门店去买产品,或者线下看了之后,再到线上购买。虽然 线下店偏售后的逻辑,但会提升整体的效率。
今年以来,学练机市场 明显 热闹 起来 。 继猿辅导之后,学而思 在今年 5 月 发布 LCD 液晶屏学练机,主打“三合一”,集学练机、学习机、阅读机三种模式于一体 ; 作业帮先是发布学练机、学习机、阅读机、辅导机“四合一”的 LCD 液晶屏学练机,又于近日发布黑白墨水屏学练机。
尽管如此,同质化仍是教育硬件市场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尤其是已趋红海阶段的学习平板市场。一款产品爆红后,往往容易引来无数模仿者,从而导致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
各家从产品形态到功能,持续“卷”到内容和服务。科技公司通过版权合作来实现内容资源的扩充,而教育企业则展开“反攻”,在保有自研内容的基本盘之外,加码垂直大模型,以期赋能内容和服务。
此前有业内人士直言,“外形模仿起来很容易,核心壁垒还是内容。”在其看来,一款智能硬件是否优质、突出,体现在形态、资源和理念三方面,在硬件配置已趋于完美的情况下,家长首选看重的是内置的学习资源,但其最高的门槛终究还是对教育的理解。
而学练机 频出 ,学习机市场 空间会受挤压吗?
据猿辅导提供的市场数据显示,购买学习机的用户中有一半之前购买过普通平板,而在购买平板的用户中,有 40% 到 50% 是出于学习需求。并非所有有学习需求的用户都购买了学习机,打算购买学习机的用户也不一定不买平板。
小猿学练机的现有用户中,有 50% 曾经购买过学习机。团队据此判断,有学习机购买记录的用户仍然有学习设备的需求。
考虑到学习机和平板用户有学习需求的比例,以及平板在中国的年销量大约在 2800 万到 3000 万台,其中 iPad 占 30% 以上的市场份额,且许多用户会将 iPad 用于孩子的学习等因素,有学习设备需求的用户规模远超当前学习机市场的规模。
“这个定义超越了学习机的传统竞争概念,我们 认为 学习 平板 的市场规模预计可达千万 台量级。”猿辅导集团副总裁、硬件业务负责人王向东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曾 表示。
第三方调研机构洛图科技数据显示,2023 年,学习机包含线上线下的全渠道销量达到 472.1 万台,同比 2022 年仅增长 8.1%。
但在 2024 年第三季度,学习机线上全渠道销量为 122.6 万台,同比增长 38.0%;销售额达 35.7 亿元,同比增长 51.7%。 王向东预计,学习平板今年销量将达到 500 多万台。
整个学习平板市场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起初,老牌学习厂商凭借完备的线下渠道建设,推动了市场的第一波增长;随后,科大讯飞、小度等科技企业凭借自身的技术能力,通过 整合内容资源,带来 第二波增长。
而如今,以猿辅导、学而思、作业帮等为代表的教育科技公司 , 凭借 沉淀多年的 教育内容以及庞大的用户基础,成为了市场的主流力量,带动了第三波增长浪潮。随着 学练机这一 新品类的出现,行业 天花板或将再次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