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yle overflow属性的使用 ——————内容超出部分使用滚动条显示隐藏的内容

36,698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817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1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Style overflow 属性的使用 —————— 内容超出部分使用滚动条显示隐藏的内容

介绍和使用

style 的 overflow 属性设置或者返回如何处理呈现在元素框外面的内容。( 在网页中使用到的地方很多 )

visible

超出元素框的部分内容直接显示到框外,设置 overflow 的默认设置,不修剪

Style overflow 属性的使用 ------------------ 内容超出部分使用滚动条显示隐藏的内容

示例代码:

#d1{
            height: 400px;
            width:800px;
            border: 2px black solid;
            border-radius: 5px;
            overflow: visible;
            background-color: #ececec;
            color: black;
            font-size: 20px;
        }
h1>d1-------------h1>
    div id="d1">
        p>     三层架构就是为了符合“高内聚,低耦合”思想,把各个功能模块划分为表示层(UI)、业务逻辑层(BLL)和数据访问层(DAL)三层架构,各层之间采用接口相互访问,并通过对象模型的实体类(Model)作为数据传递的载体,不同的对象模型的实体类一般对应于数据库的不同表,实体类的属性与数据库表的字段名一致。[1] p>
            p>     三层架构区分层次的目的是为了“高内聚,低耦合”。开发人员分工更明确,将精力更专注于应用系统核心业务逻辑的分析、设计和开发,加快项目的进度,提高了开发效率,有利于项目的更新和维护工作。p>
            含义
            p>     三层架构主要是指将业务应用规划中的表示层 UI、数据访问层 DAL 以及业务逻辑层 BLL,其分层的核心任务是“高内聚低耦合”的实现。在整个软件架构中,分层结构是常见和普通的软件结构框架,同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意义。这种三层架构可以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划分技术人员和开发人员的具体开发工作,重视核心业务系统的分析、设计以及开发,提高信息系统开发质量和开发效率,进而为信息系统日后的更新与维护提供很大的方便。[4]
            怎么样分层符合三层架构原则呢?主要有以下三种分层方式:[3] p>
            p>    1、数据层不包含任何代码,只有数据库,还有相关的存储过程。这种模式下,数据层看起来就变得很简单了。只包含所建立的数据库和一些存储过程(注意是存储过程)。p>
    div>

对应效果:

Style overflow 属性的使用 ------------------ 内容超出部分使用滚动条显示隐藏的内容

hidden

超出框的内容会被修剪,即不显示,浏览器也不会有滚动条 **(注:如果需要实现点击将隐藏部分显示可用 js 实现)**

Style overflow 属性的使用 ------------------ 内容超出部分使用滚动条显示隐藏的内容

示例代码:

#d2{
            height: 400px;
            width:800px;
            border: 2px black solid;
            border-radius: 5px;
            overflow: hidden;/* 使用 hidden 内容会被修剪,元素框以外的内容也不会显示,浏览器也不会有滚动条 */
            background-color: #ececec;
            color: black;
            font-size: 20px;
        }
h1 id="h12">d2-------------h1>
    div id="d2">
        p>     三层架构就是为了符合“高内聚,低耦合”思想,把各个功能模块划分为表示层(UI)、业务逻辑层(BLL)和数据访问层(DAL)三层架构,各层之间采用接口相互访问,并通过对象模型的实体类(Model)作为数据传递的载体,不同的对象模型的实体类一般对应于数据库的不同表,实体类的属性与数据库表的字段名一致。[1] p>
            p>     三层架构区分层次的目的是为了“高内聚,低耦合”。开发人员分工更明确,将精力更专注于应用系统核心业务逻辑的分析、设计和开发,加快项目的进度,提高了开发效率,有利于项目的更新和维护工作。p>
            含义
            p>     三层架构主要是指将业务应用规划中的表示层 UI、数据访问层 DAL 以及业务逻辑层 BLL,其分层的核心任务是“高内聚低耦合”的实现。在整个软件架构中,分层结构是常见和普通的软件结构框架,同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意义。这种三层架构可以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划分技术人员和开发人员的具体开发工作,重视核心业务系统的分析、设计以及开发,提高信息系统开发质量和开发效率,进而为信息系统日后的更新与维护提供很大的方便。[4]
            怎么样分层符合三层架构原则呢?主要有以下三种分层方式:[3] p>
            p>    1、数据层不包含任何代码,只有数据库,还有相关的存储过程。这种模式下,数据层看起来就变得很简单了。只包含所建立的数据库和一些存储过程(注意是存储过程)。p>
    div>

效果:
Style overflow 属性的使用 ------------------ 内容超出部分使用滚动条显示隐藏的内容

scroll

内容超出元素框的部分,浏览器会有滚动条,使用滚动条的方式查看隐藏部分的内容

Style overflow 属性的使用 ------------------ 内容超出部分使用滚动条显示隐藏的内容

示例代码:

 #d3{
            height: 400px;
            width:800px;
            border: 2px black solid;
            border-radius: 5px;
            overflow: scroll;/* 使用 scroll 使得超出规定范围内的内容使用滚动条的方式,超出的部分隐藏 */
            background-color: #ececec;
            color: black;
            font-size: 20px;
        }
h1>d3-------------h1>
    div id="d3">
        p>     三层架构就是为了符合“高内聚,低耦合”思想,把各个功能模块划分为表示层(UI)、业务逻辑层(BLL)和数据访问层(DAL)三层架构,各层之间采用接口相互访问,并通过对象模型的实体类(Model)作为数据传递的载体,不同的对象模型的实体类一般对应于数据库的不同表,实体类的属性与数据库表的字段名一致。[1] p>
        p>     三层架构区分层次的目的是为了“高内聚,低耦合”。开发人员分工更明确,将精力更专注于应用系统核心业务逻辑的分析、设计和开发,加快项目的进度,提高了开发效率,有利于项目的更新和维护工作。p>
        含义
        p>     三层架构主要是指将业务应用规划中的表示层 UI、数据访问层 DAL 以及业务逻辑层 BLL,其分层的核心任务是“高内聚低耦合”的实现。在整个软件架构中,分层结构是常见和普通的软件结构框架,同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意义。这种三层架构可以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划分技术人员和开发人员的具体开发工作,重视核心业务系统的分析、设计以及开发,提高信息系统开发质量和开发效率,进而为信息系统日后的更新与维护提供很大的方便。[4]
        怎么样分层符合三层架构原则呢?主要有以下三种分层方式:[3] p>
        p>    1、数据层不包含任何代码,只有数据库,还有相关的存储过程。这种模式下,数据层看起来就变得很简单了。只包含所建立的数据库和一些存储过程(注意是存储过程)。其实这些存储过程的建立也是相当复杂的,因为它们可以完成除数据访问外的其他一些很强大的功能,如分页、实现搜索算法等。数据访问的逻辑就都放在业务层,当然业务层还包含其他一些逻辑代码。我们来看一个示例,假设数据库里有一个表 BOOKS(书),建立一个存储过程 GetAllBooks,用来读取书的信息,这样在业务层里编一个方法 GetBookS()和一个公用数据库访问类,GetBooks()就通过数据库访问类打开连接,执行在存储过程,返回数据(返回类型可以是 DataT - able,DataSet,DataReader 或 者 实 体 类)。业务层单独编译成一个或者几个 DLL 文件。接着就是表示层了,表示层通过调用 GetBookS()返回数据绑定在相关的控件里。业务层的方法都是在表示层调用。一般来说 book.aspx 和 book.aspx.cs 都是表示层的内容,所有前台的设计、相关控件、数据缓存都是属于表示层。[3] p>
        p>    2、数据层还包含所有公共数据访问代码。这种模式和前一种差别不大,主要是把数据访问代码留到数据层。这样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对多数据库的支持。p>
        业务逻辑层直接调用数据层的相关访问数据的代码,完全不必了解底层是什么数据库。其他和前一种没什么分别。[3] 
        p>    3、所有数据读取都放在数据层。这种模式下像前面所述的 GetBooks()方法都是放在数据层,在业务层再定义一个 GetBookS()方法以供表示层调用。这种模式下业务层不但不必了解底层是什么数据库,而且连数据库的结构都不必了解了,这是最标准的三层架构了,在 Microsoft 的 PetShop 4.0 里就是这种模式。[3] p> 
    div>

效果图:

Style overflow 属性的使用 ------------------ 内容超出部分使用滚动条显示隐藏的内容

auto

内容超出元素框的部分,浏览器会有滚动条,使用滚动条的方式查看隐藏部分的内容

Style overflow 属性的使用 ------------------ 内容超出部分使用滚动条显示隐藏的内容

示例代码:

#d4{
            height: 520px;
            width:850px;
            border: 2px black solid;
            border-radius: 5px;
            overflow: auto;/* 使用 auto 内容会被修剪,元素框以外的内容显示滚动条和 scroll 属性相似 */
            background-color: #ececec;
            color: black;
            font-size: 20px; 
        }
h1>d4-------------h1>
    div id="d4">
        p>     三层架构就是为了符合“高内聚,低耦合”思想,把各个功能模块划分为表示层(UI)、业务逻辑层(BLL)和数据访问层(DAL)三层架构,各层之间采用接口相互访问,并通过对象模型的实体类(Model)作为数据传递的载体,不同的对象模型的实体类一般对应于数据库的不同表,实体类的属性与数据库表的字段名一致。[1] p>
        p>     三层架构区分层次的目的是为了“高内聚,低耦合”。开发人员分工更明确,将精力更专注于应用系统核心业务逻辑的分析、设计和开发,加快项目的进度,提高了开发效率,有利于项目的更新和维护工作。p>
        含义
        p>     三层架构主要是指将业务应用规划中的表示层 UI、数据访问层 DAL 以及业务逻辑层 BLL,其分层的核心任务是“高内聚低耦合”的实现。在整个软件架构中,分层结构是常见和普通的软件结构框架,同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意义。这种三层架构可以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划分技术人员和开发人员的具体开发工作,重视核心业务系统的分析、设计以及开发,提高信息系统开发质量和开发效率,进而为信息系统日后的更新与维护提供很大的方便。[4]
        怎么样分层符合三层架构原则呢?主要有以下三种分层方式:[3] p>
        p>    1、数据层不包含任何代码,只有数据库,还有相关的存储过程。这种模式下,数据层看起来就变得很简单了。只包含所建立的数据库和一些存储过程(注意是存储过程)。其实这些存储过程的建立也是相当复杂的,因为它们可以完成除数据访问外的其他一些很强大的功能,如分页、实现搜索算法等。数据访问的逻辑就都放在业务层,当然业务层还包含其他一些逻辑代码。我们来看一个示例,假设数据库里有一个表 BOOKS(书),建立一个存储过程 GetAllBooks,用来读取书的信息,这样在业务层里编一个方法 GetBookS()和一个公用数据库访问类,GetBooks()就通过数据库访问类打开连接,执行在存储过程,返回数据(返回类型可以是 DataT - able,DataSet,DataReader 或 者 实 体 类)。业务层单独编译成一个或者几个 DLL 文件。接着就是表示层了,表示层通过调用 GetBookS()返回数据绑定在相关的控件里。业务层的方法都是在表示层调用。一般来说 book.aspx 和 book.aspx.cs 都是表示层的内容,所有前台的设计、相关控件、数据缓存都是属于表示层。[3] p>
        p>    2、数据层还包含所有公共数据访问代码。这种模式和前一种差别不大,主要是把数据访问代码留到数据层。这样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对多数据库的支持。p>
        业务逻辑层直接调用数据层的相关访问数据的代码,完全不必了解底层是什么数据库。其他和前一种没什么分别。[3] 
        p>    3、所有数据读取都放在数据层。这种模式下像前面所述的 GetBooks()方法都是放在数据层,在业务层再定义一个 GetBookS()方法以供表示层调用。这种模式下业务层不但不必了解底层是什么数据库,而且连数据库的结构都不必了解了,这是最标准的三层架构了,在 Microsoft 的 PetShop 4.0 里就是这种模式。[3] p> 
    div>

效果:
Style overflow 属性的使用 ------------------ 内容超出部分使用滚动条显示隐藏的内容

inherit

子标签 overflow 属性的值是 inherit 时,当前标签的 overflow 属性值会继承自父标签的 overflow 的值

注意:IE 浏览器要显示该属性,需要 IE7 版本之后才能行

Style overflow 属性的使用 ------------------ 内容超出部分使用滚动条显示隐藏的内容

Style overflow 属性的使用 ------------------ 内容超出部分使用滚动条显示隐藏的内容

示例代码:

 #d4{
            height: 520px;
            width:850px;
            border: 2px black solid;
            border-radius: 5px;
            overflow: auto;/* 使用 auto 内容会被修剪,元素框以外的内容显示滚动条和 scroll 属性相似 */
            background-color: #ececec;
            color: black;
            font-size: 20px; 
        }
        #d5{
            height: 400px;
            width:800px;
            border: 2px black solid;
            border-radius: 5px;
            overflow: inherit;/* 使用 inherit  overflow 属性的值会从父标签元素继承 */
            background-color: #ececec;
            color: black;
            font-size: 20px;
            margin-left: 15px;
            margin-top: 15px;
        }
div>
        h1>d5---d5 的 overflow 继承了父标签 d4 的 overflow------------- 如果是 IE 浏览器 IE7 之前的版本都不支持 "inherit" 值 h1>
        div id="d4">
            div style="border:1px black solid;width: 120px;height: 20px;margin-top: 5px;margin-left: 5px;"> 这是其它 divdiv>
            div style="border:1px black solid;width: 120px;height: 20px;margin-top: 5px;margin-left: 5px;"> 这是其它 divdiv>
            div style="border:1px black solid;width: 120px;height: 20px;margin-top: 5px;margin-left: 5px;"> 这是其它 divdiv>
            div style="border:1px black solid;width: 120px;height: 20px;margin-top: 5px;margin-left: 5px;"> 这是其它 divdiv>
            div style="border:1px black solid;width: 120px;height: 20px;margin-top: 5px;margin-left: 5px;"> 这是其它 divdiv>
            div style="border:1px black solid;width: 120px;height: 20px;margin-top: 5px;margin-left: 5px;"> 这是其它 divdiv>
            div id="d5">
                p>     三层架构就是为了符合“高内聚,低耦合”思想,把各个功能模块划分为表示层(UI)、业务逻辑层(BLL)和数据访问层(DAL)三层架构,各层之间采用接口相互访问,并通过对象模型的实体类(Model)作为数据传递的载体,不同的对象模型的实体类一般对应于数据库的不同表,实体类的属性与数据库表的字段名一致。[1] p>
                p>     三层架构区分层次的目的是为了“高内聚,低耦合”。开发人员分工更明确,将精力更专注于应用系统核心业务逻辑的分析、设计和开发,加快项目的进度,提高了开发效率,有利于项目的更新和维护工作。p>
                含义
                p>     三层架构主要是指将业务应用规划中的表示层 UI、数据访问层 DAL 以及业务逻辑层 BLL,其分层的核心任务是“高内聚低耦合”的实现。在整个软件架构中,分层结构是常见和普通的软件结构框架,同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意义。这种三层架构可以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划分技术人员和开发人员的具体开发工作,重视核心业务系统的分析、设计以及开发,提高信息系统开发质量和开发效率,进而为信息系统日后的更新与维护提供很大的方便。[4]
                怎么样分层符合三层架构原则呢?主要有以下三种分层方式:[3] p>
                p>    1、数据层不包含任何代码,只有数据库,还有相关的存储过程。这种模式下,数据层看起来就变得很简单了。只包含所建立的数据库和一些存储过程(注意是存储过程)。其实这些存储过程的建立也是相当复杂的,因为它们可以完成除数据访问外的其他一些很强大的功能,如分页、实现搜索算法等。数据访问的逻辑就都放在业务层,当然业务层还包含其他一些逻辑代码。我们来看一个示例,假设数据库里有一个表 BOOKS(书),建立一个存储过程 GetAllBooks,用来读取书的信息,这样在业务层里编一个方法 GetBookS()和一个公用数据库访问类,GetBooks()就通过数据库访问类打开连接,执行在存储过程,返回数据(返回类型可以是 DataT - able,DataSet,DataReader 或 者 实 体 类)。业务层单独编译成一个或者几个 DLL 文件。接着就是表示层了,表示层通过调用 GetBookS()返回数据绑定在相关的控件里。业务层的方法都是在表示层调用。一般来说 book.aspx 和 book.aspx.cs 都是表示层的内容,所有前台的设计、相关控件、数据缓存都是属于表示层。[3] p>
                p>    2、数据层还包含所有公共数据访问代码。这种模式和前一种差别不大,主要是把数据访问代码留到数据层。这样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对多数据库的支持。p>
                业务逻辑层直接调用数据层的相关访问数据的代码,完全不必了解底层是什么数据库。其他和前一种没什么分别。[3] 
                p>    3、所有数据读取都放在数据层。这种模式下像前面所述的 GetBooks()方法都是放在数据层,在业务层再定义一个 GetBookS()方法以供表示层调用。这种模式下业务层不但不必了解底层是什么数据库,而且连数据库的结构都不必了解了,这是最标准的三层架构了,在 Microsoft 的 PetShop 4.0 里就是这种模式。[3] p> 
            div> 
            div style="border:1px black solid;width: 120px;height: 20px;margin-top: 5px;margin-left: 5px;"> 这是其它 divdiv>
            div style="border:1px black solid;width: 120px;height: 20px;margin-top: 5px;margin-left: 5px;"> 这是其它 divdiv>
            div style="border:1px black solid;width: 120px;height: 20px;margin-top: 5px;margin-left: 5px;"> 这是其它 divdiv>
            div style="border:1px black solid;width: 120px;height: 20px;margin-top: 5px;margin-left: 5px;"> 这是其它 divdiv>
            div style="border:1px black solid;width: 120px;height: 20px;margin-top: 5px;margin-left: 5px;"> 这是其它 divdiv>
            div style="border:1px black solid;width: 120px;height: 20px;margin-top: 5px;margin-left: 5px;"> 这是其它 divdiv>
        div>
    div>

实现效果图:

Style overflow 属性的使用 ------------------ 内容超出部分使用滚动条显示隐藏的内容

auto 和 scroll 的区别

其中相同点:就是两者设置的 overflow 属性都能使得内容超出元素框时浏览器都显示滚动条

不同点是:内容没有超出元素限定的框时 auto 会隐藏滚动条。而 scroll 依旧会显示滚动条,如有需要则在内容超出时禁用该滚动条,正常情况下 auto 更实用,但是根据情况的不同选择其一使用

原文地址: Style overflow 属性的使用 —————— 内容超出部分使用滚动条显示隐藏的内容

    正文完
     0
    Yojack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由 Yojack 于2024-10-29发表,共计8170字。
    转载说明:
    1 本网站名称:优杰开发笔记
    2 本站永久网址:https://yojack.cn
    3 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
    4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 本站所有内容均可转载及分享, 但请注明出处
    6 我们始终尊重原创作者的版权,所有文章在发布时,均尽可能注明出处与作者。
    7 站长邮箱:laylwenl@gmail.com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