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过剩仍极速扩张,在线旅游平台该为酒店盈亏负责吗?

10,473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384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0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界面新闻记者 | 李如嘉

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

今年,旅游业虽然看起来仍然一片兴旺,酒店的日子却难言红火。

老牌五星酒店突然就没人接盘了 仅下半年,已有佛山希尔顿酒店、北京临空皇冠假日酒店、天津生态城世茂希尔顿酒店、成都环球中心天堂洲际等多家高端酒店被挂牌出售。截至 2024 年 10 月底,全国重点城市亿元以上独栋酒店项目的挂牌总量较 9 月末增加了 16.1%,增幅创年内新高。

国内连锁酒店同样面临压力。2024 年第三季度 ,华住集团、锦江酒店和首旅酒店三大国内连锁酒店巨头均出现归母净利润下滑,其中华住与首旅归母 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 4.79% 和 9.54%锦江 则出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下跌43.08%

至于下滑的原因,业界将其归结为去年疫情开放后的报复性消费,尤其是三季度暑期旺季的需求集中释放,导致去年各项数据的基数都非常高,反衬出今年的行业需求趋势疲软。

为了向着利润提升的方向发展,不少 国内外酒店集团 不约而同开始频频提起 强化会员体系直销 ,即“提直降代”:强调自有渠道,减弱如 OTA 这样第三方代理渠道的影响力。 例如,万豪集团宣布,2024 年开始万豪大中华区不再给第三方预定的白金卡及以上会员,提供免费的酒廊、双早、升级等会员待遇。华住也在实行积分当钱花,累积的积分可用于抵消酒店的客房费用、在华住商场购买产品或兑换各种优惠券。

供给过剩仍极速扩张,在线旅游平台该为酒店盈亏负责吗?

在提直降代的大背景下,酒店集团的会员增速提升明显,但单体酒店的盈利压力也肉眼可见 酒店集团大动作 同样 加剧了 主要三方渠道 OTA 和酒店之间的矛盾 过去稳定输出流量和订单的 O TA被推到了战略政策的对立面。

酒店集团挥刀 O TA

从今年上半年增速来看,亚朵会员增速最快,为 20%,从 6300 万人上涨至 7600 人;首旅会员增速达到 13%、华住会员规模增速则接近 10%。

酒店集团对 OTA 的复杂情感,一方面来源于平台确实能够为旗下酒店带来流量,另一方面在于酒店也要向其付出佣金,这无疑是削弱了酒店集团的盈利规模。从流量出发,酒店通过 OTA 获得了客人,一定程度上能增大酒店营收,但从成本考虑,加上佣金支出后,在 O TA平台上销售的单房收入 可能 低于自营会员体系。

华住集团创始人季琦前段时间在华住内网发布了一篇长文,其中直指,华住部分门店已经丧失了获客能力和销售能力,在淡季和旅游旺季只能依赖 OTA,为了 OTA 排名靠前做出各种让步,导致会员的最惠待遇渐渐丧失,使得 OTA 比例剧烈上升,反过来挤压了会员的比例,一些门店的 OTA 销售比例甚至超过了 50%。

季琦提到,出租率在 50%-60% 的酒店,OTA 挣的钱通常比酒店多。他认为,不管是消费频次还是客户生命周期,个人会员都是酒店最有价值的目标客户。一个没有客源优势的酒店集团根本不具备品牌优势和竞争能力。因此,要维护好会员权益,保持门店的获客能力,优先中央渠道的客源,控制 OTA 的流量。

“要千方百计地多发展个人会员,把这个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他在信中说。对于季琦来说,门店客源比例比较理想的是 85% 的个人会员,10% 的大企业直连,而 OTA 仅需要占到 5%。

华住是国内最早自建直营渠道,试图 摆脱对 代理 渠道依赖的酒店品牌。2017 年华住上线了自有会员平台“华住会”,该平台打通了华住自 2005 年创立的会员体系,为酒店会员提供直订服务。

根据最新的三季度财报,华住中国中央预定的贡献间夜量达 64.2%,会员数量接近 2.6 亿。但在 2017-2021 年,华住自有渠道的销售比例曾稳定在 85% 左右 “提直降代”的口号喊了多年,但从结果看仍 不理想 也难怪季琦会发文强调会员的重要性。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之一是,虽然集团战略如此,但对于具体门店尤其是加盟门店来说,面临的销售和盈利压力是实打实的,无法做到如战略一般理想化。

净利下滑需求疲软,酒店集团扩张愈发凶猛

如今的酒店市场,除了前文提到的需求疲软问题,供大于求的问题也愈发显著。上半年国内酒店总数已超过 36 万家,酒店和客房数量分别达到 2019 年同期的 109%、103%。然而在需求侧,今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次仅恢复至 2019 年同期的 89%。

从数据上来看,华住集团、锦江酒店和首旅酒店三家酒店集团的 RevPAR(平均可出租客房收入)和 ADR 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同比下滑。以华住为例。2024 年第三季度,华住国内酒店 RevPAR 为 256 元 / 夜,同比下降 7.9%,跌幅较上季的 2% 明显放大,OCC 同样同比降低 1.16%。

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酒店数量还在不断增加。根据奥维云网(AVC)监测数据,2024 年上半年,国内新开业酒店 2.3 万家,接近 2023 年全年开业门店量的 59%,新增房间规模约 100 万间。

各个酒店集团也保持扩张的势头。三季度,锦江酒店新开业酒店 469 家,首旅酒店新开店数量为 385 家。华住在中国市场新开业酒店 774 家,净新开酒店数量达到 557 家,比上季度又增加了 91 家。

其中的根本逻辑在于,现在这些连锁酒店集团的扩张多采取“轻资产”的模式,即通过加盟 和特许经营快速扩大品牌网络 ,而非依赖自有资产做重投入的直营店。 截至 2024 年第三季度,华住、锦江和首旅酒店的 加盟特许经营 门店占比均在 90% 以上,最高达到近 95%。

这就导致,比起单店的盈利,向加盟商收取的费用成了酒店集团营收增长的重要动力,换言之,新开酒店数量越多,酒店集团收益越高。 也就 难解释为什么市场疲软的情况下,酒店集团还是选择扩张来度过这段低迷周期。

以华住旗下的酒店品牌全季为例,开一家全季加盟店,加盟商需要承担的费用有 10 项,除去保证金,还包含一次性加盟费(最低 20 万元)、工程筹备费 5 万元、以及日常运营中需要收取的每月营收 5% 的加盟管理费、CRS 费用 8%(不超过总营收的 3.5%)、酒店总经理费(16000-20000 元一个月)、华住易系列使用费 2500 元等等。

这还没有包括酒店装修设计费。有华住加盟商向界面新闻透露,虽不是强制指定哪家公司装修,但是都必须需要从华住的平台上选择,平台有不同等级的装修公司,等级最高的公司,装修之后可以免检直接开业。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上述类型的酒店设计费约在 30 万元左右,单房装修在 12 万元左右,酒店每隔几年还需要翻新以吸引客源。据他计算,开一家 150 房间的全季,初始总投入在 2000 万左右,每个月还有租金的压力,回本周期在 4 到 5 年。

在这些投入中,CRS 费用即通过华住官方渠道销售房间加盟商所需要缴纳的费用,也就是说,加盟商使用华住会平台,和使用 OTA 平台一样要缴纳佣金,只不过这个比例低于 OTA。华住收取的 CRS 费用为每笔 8%,最高不超过总营收的 3.5%,而 OTA 平台对连锁酒店收取的佣金比例通常在 10%-12%。不过 如果 加上 其他 名目繁多的收费项目 酒店集团从单店收取的费用 比例 还要更高

从结果上来看,加盟商和酒店集团形成了一种弱绑定关系。在共同发展之上,集团想尽可能从加盟商那里获得收益,而面对高额投入和盈利压力,加盟门店更多会为单店的利益考虑,而非集团的整体战略。华住会这样的直销平台和 OTA,似乎也只是成了功能性类似的两个预订渠道。更何况,在当前并不景气的市场现状下,拥有大量流量的 OTA 是加盟商不得不依赖的。

内卷带来的 供给 过剩,要靠多渠道共赢解决

有华住旗下酒店店长告诉界面新闻,当下,来自华住会和 OTA 的订单在门店销售中的占比主要和酒店位置相关,如果是在景点这样复购率低、新客多的位置,OTA 订单的占比会更高,而在工厂这样复购率高、固定需求多的位置,华住会的订单占比会更高。两个渠道各有优势。

业内人士对记者分析,用户在 OTA 预订酒店之外,还可以同时预订交通、玩乐等其他出行环节的产品和服务 ,因此 OTA 的客源也会更广泛,加之其用户基数大,为酒店所能带来的流量也会更大。 酒店集团自身运营的预订平台 客源则会更精准定位在对该品牌有偏好的客人。

5%OTA 订单 占比 太过 理想化 。”表示, 中国 市场 用户 普遍 尚未培育出更高品牌忠诚度,面对规模更庞大的酒店集团,用户可通过 OTA 平台比价、查评论 这种 一站式对比浏览更符合用户 需求和 习惯 用户对于酒店品牌的认知 可以从 OTA 延续到不同平台 从酒店自身角度出发,过于依赖任何单一平台都是不明智的选择

除了流量,OTA 还可以帮助酒店进行宣传。有酒店行业 专家 告诉界面新闻,对于刚开业的酒店来说,现在没办法像以前一样通过电视、报纸等手段打广告,聚集了大量有出行需求的垂直用户的 OTA 就成为了酒店扩大知名度的重要宣传渠道。

但她同时也强调,将公域流量转化为私域流量依然是重要的,无论如何,OTA 渠道的房价一定不能低于酒店直销渠道。比起在 OTA 上通过低价竞争吸引客户,酒店应该通过服务取胜,提高服务能力,从而提升复购,也增加在平台上的好评数量。

“多渠道共赢才是解决酒店供需问题的根本解决方法。”上述 业内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OTA 平台与酒店集团之间是价值共生的关系,而非零和博弈 酒店 集团 运营 数据 下降 归为 OTA 原因,这不 客观 也不合理

他提到 酒店集团为 OTA 提供相当一部分的产量,平台 也通过在技术、数据和营销等领域的投入,为酒店集团带来更有价值的收益管理,更多的用户和生意。例如 近年来 OTA 出现的 酒店 预售套餐 能够 有效 帮助酒店 提前锁定 一部分 客人 需求,通过 预订 动作 减少 房态 不确定性

市场回归理性增长的背景下,平台企业和酒店集团、酒店商家更应该聚合在一起,将关注点集中在提升酒店品质和优化用户体验上,实现共同发展,该业内人士表示。

文章来源:供给过剩仍极速扩张,在线旅游平台该为酒店盈亏负责吗?

    正文完
     0
    Yojack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由 Yojack 于2024-12-17发表,共计3846字。
    转载说明:
    1 本网站名称:优杰开发笔记
    2 本站永久网址:https://yojack.cn
    3 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
    4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 本站所有内容均可转载及分享, 但请注明出处
    6 我们始终尊重原创作者的版权,所有文章在发布时,均尽可能注明出处与作者。
    7 站长邮箱:laylwenl@gmail.com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