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作用域、变量提升、函数提升

832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394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0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作用域

作用域(Scope)的概念和分类

  • 概念 :作用域是一个变量或函数的作用范围。作用域在 函数定义 时,就已经确定了。

  • 目的:为了提高程序的可靠性,同时减少命名冲突。

在 JS 中,一共有两种作用域:(ES5 中)

  • 全局作用域:作用于整个 script 标签内部,或者作用于一个独立的 JS 文件。
  • 函数作用域(局部作用域):作用于函数内的代码环境。

全局作用域 和 window 对象

直接编写在 script 标签中的 JS 代码,都在全局作用域。全局作用域在页面打开时创建,在页面关闭时销毁。

在全局作用域中有一个全局对象 window,它代表的是浏览器的窗口,由浏览器创建,我们可以直接使用。相关知识点如下:

  • 创建的 变量 都会作为 window 对象的属性保存。比如在全局作用域内写 const a = 100,这里的 a 等价于 window.a
  • 创建的 函数 都会作为 window 对象的方法保存。

作用域的访问关系

在内部作用域中可以访问外部作用域的变量,在外部作用域中无法访问到内部作用域的变量。

代码举例:

const a = 'aaa';
function foo() {
    const b = 'bbb';
    console.log(a); // 打印结果:aaa。说明 内层作用域 可以访问 外层作用域 里的变量
}

foo();
console.log(b); // 报错:Uncaught ReferenceError: b is not defined。说明 外层作用域 无法访问 内层作用域 里的变量

变量的作用域

根据作用域的不同,变量可以分为两类:全局变量、局部变量。

全局变量

  • 在全局作用域下声明的变量,叫「全局变量」。在全局作用域的任何一地方,都可以访问这个变量。
  • 在全局作用域下声明的变量是全局变量。

局部变量

  • 定义在函数作用域的变量,叫「局部变量」。仅限函数内部访问这个变量。
  • 函数的 形参 也是属于局部变量。

从执行效率来看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

  • 全局变量:只有浏览器关闭时才会被销毁,比较占内存。

  • 局部变量:当其所在的代码块运行结束后,就会被销毁,比较节约内存。

特殊情况:

(1)无论是在函数外还是函数内,变量如果未经声明就赋值(意思是,如果不加 var/let/const),这个变量是 全局变量

比如:

// 声明变量时如果不加 var/let/const,这个变量是全局变量。且可以被修改。function fn() {a = 1;}
fn(); // 这行代码必须要写,否则下一行代码执行时会报错:Uncaught ReferenceError: a is not defined
console.log(a); // 打印结果:1

当然,我们不建议这么用。

(2)如果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重名,则在函数内部,变量是以局部变量为准。

作用域的上下级关系

当在函数作用域操作一个变量时,它会先在自身作用域中寻找,如果有就直接使用(就近原则)。如果没有则向上一级作用域中寻找,直到找到全局作用域;如果全局作用域中依然没有找到,则会报错 ReferenceError。

在函数中要访问全局变量可以使用 window 对象。(比如说,全局作用域和函数作用域都定义了变量 a,如果想访问全局变量,可以使用window.a

全局作用域的预处理

** 预处理(预解析)** 的概念:JS 在解析代码之前,有一个“预处理(预解析)”阶段,将当前 JS 代码中所有变量的定义和函数的定义,放到所有代码的最前面。

(打个比方,学生在学习文言文之前,会扫读整篇文章,做简单的预习。)

这种预解析,也称之为声明提前。

变量的声明提前(变量提升)

使用 var 关键字声明的变量(比如 var a = 1),会在所有的代码执行之前被声明(但是不会赋值)。但是如果声明变量时不是用 var 关键字(比如直接写a = 1),则变量不会被声明提前。

举例 1

console.log(a);
var a = 123;

打印结果:undefined。注意,打印结果并没有报错,而是 undefined,说明变量 a 被提前声明了,只是尚未被赋值。

举例 2

console.log(a);
a = 123; // 此时 a 相当于 window.a

程序会报错:Uncaught ReferenceError: a is not defined

举例 3

a = 123; // 此时 a 相当于 window.a
console.log(a);

打印结果:123。

举例 4

foo();

function foo() {if (false) {var i = 123;}
    console.log(i);
}

打印结果:undefined。注意,打印结果并没有报错,而是 undefined。这个例子,再次说明了:变量 i 在函数执行前,就被提前声明了,只是尚未被赋值。

例 4 中,if(false)里面的代码虽然不会被执行,但是整个代码有 解析 的环节,解析的时候就已经把 变量 i 给提前声明了。

总结

既然在 ES5 中存在变量提升的现象,那么,在实战开发中,为了避免出错,建议先声明一个变量,然后再使用这个变量。

函数的声明提前(函数提升)

函数声明

使用 函数声明 的形式创建的函数 function foo(){} 会被声明提前

也就是说,整个函数会在所有的代码执行之前就被 创建完成。所以,在代码顺序上,我们可以先调用函数,再定义函数。

代码举例:

fn1(); // 虽然 函数 fn1 的定义是在后面,但是因为被提前声明了,所以此处可以调用函数

function fn1() {console.log('我是函数 fn1');
}

函数表达式

使用 函数表达式 创建的函数 const foo = function(){} 不会被声明提前,所以不能在声明前调用。

很好理解,因为此时只是变量 foo 被提升了,且值为 undefined,并没有把 function(){} 赋值给 foo。

所以,下面的例子会报错:

// 不会报错,可以正常执行函数,正常打印结果
fun1();

// 此时 fun2 相当于 undefined。执行时会报错:Uncaught ReferenceError: Cannot access 'fun2' before initialization
fun2();

// 函数声明,会被提前声明
function fun1() {console.log('我是 fun1 函数');
}

// 函数表达式,不会被提前声明
const fun2 = function () {console.log('我是 fun12 函数');
};

函数提升优先于变量提升

在 JS 的规则中,函数提升优先于变量提升。来看看下面这段代码,你认为打印结果应该如何:(这是一道经典面试题)

fun(); // 打印 B

// 变量提升
var fun = function () {console.log('A');
};

// 函数提升
function fun() {console.log('B');
}

fun(); // 打印 A

打印结果:

B
A

当声明被提前后,上方代码的实际顺序可以这样理解:(把它当成伪代码理解即可)

/* 伪代码 */

// 函数提升
function fun() {console.log('B');
}

var fun = undefined;

fun(); // 打印 B

fun = function () {console.log('A');
};

fun(); // 打印 A

当然,上方代码是 ES5 写法,如果把 var 改成 ES6 中的 let/const,代码会报错Uncaught SyntaxError: Identifier 'fun' has already been declared。也就是说,ES6 中不需要关心谁优先提升的问题了。

函数作用域的预处理

上一段讲的是全局作用域中的声明提前。在函数作用域中,也有声明提前的现象:

  • 函数中,使用 var 关键字声明的变量,会在函数中所有代码执行之前被提前声明。

  • 函数中,没有 var 声明的变量都是 全局变量,且并不会被提前声明。

举例:

var a = 1;

function foo() {console.log(a);
    a = 2; // 此处的 a 相当于 window.a
}

foo();
console.log(a); // 打印结果是 2

上方代码中,执行 foo() 后,函数里面的打印结果是1。如果去掉第一行代码,执行 foo() 后,函数里面的打印结果是Uncaught ReferenceError: a is not defined

补充:定义形参就相当于在函数作用域中声明了变量。举例如下:

function fun(e) {
    // 这个函数中,因为有了形参 e,此时相当于在函数内部的第一行代码里,写了 var e;
    console.log(e);
}

fun(); // 打印结果为 undefined
fun(123); // 打印结果为 123

ES5 中没有块级作用域

在其他编程语言中(如 Java、C# 等),存在块级作用域,由 {} 包括起来。比如在 Java 语言中,if 语句里创建的变量,只能在 if 语句内部使用:

if(true){
    int num = 123;
    system.out.print(num); // 123
}
system.out.print(num); // 报错

但是,在 ES5 中没有块级作用域。举例如下:

if (true) {
    var num = 123;
    console.log(num); //123
}

console.log(num); //123(可以正常打印)

作用域链

先来认识函数的嵌套:

  • 只要是代码,就至少有一个作用域

  • 函数内部有局部作用域

  • 如果函数内部还嵌套了函数,那么在这个作用域中就又诞生了另一个作用域。

基于上面几条内容,我们可以得出作用域链的概念。

作用域链 :在嵌套函数中,变量会从内到外逐层寻找它的定义(查找时,采用 就近原则)。也就是说,采用的是链式查找的方式来决定取哪个值,这种结构称之为作用域链。

代码举例:

var num = 10;

function fn() {
    // 外部函数
    var num = 20;

    function fun() {
        // 内部函数
        console.log(num);
    }
    fun();}
fn();

打印结果:20。

    正文完
     0
    Yojack
    版权声明:本篇文章由 Yojack 于2024-09-10发表,共计3949字。
    转载说明:
    1 本网站名称:优杰开发笔记
    2 本站永久网址:https://yojack.cn
    3 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进行删除处理。
    4 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 本站所有内容均可转载及分享, 但请注明出处
    6 我们始终尊重原创作者的版权,所有文章在发布时,均尽可能注明出处与作者。
    7 站长邮箱:laylwenl@gmail.com
    评论(没有评论)